(二)集体主义情感 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指出,"有些事情纵使是超级天才也不能一个人完成的,科学的路途上荆棘丛生,陷阱密布,一个人的作为是有限的。"[38]据研究,25位获奖者都具有一种非常深厚的集体主义情感,特别注重集体的团结和力量。李振声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现代科学技术,很少能有个人来完成,一般都需要一个团队,因此依靠集体和团队是成功的保证。"[39]正是充分认识到了集体的力量对自己研究工作的启发和帮助,在2006年获奖时他一再强调荣誉首先应该归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甚至提出"我的荣誉应该归于集体,奖金也应该归于集体"40],令人深受启发。闵恩泽也非常强调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他认为自己只是个上台领奖的代表,成绩是属于大家的,这是几代石油、石化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并非某一个人的功劳。吴孟超认为作为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一个成功的手术是大家集体协作努力的结果。他指出肝胆医院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都是各级领导和全体同志集体努力的成果。叶笃正被人广为称赞的"舞台论"也是强调任何个人都不可能脱离集体而存在,个人是集体中的个人,个人只有在集体给予的大舞台上才有可能获得演出成功。可见获奖者虽然都在专业领域有着惊人的才能,但是他们都清楚地认识到无论如何,团结力量大,集体智慧高,没有集体提供的条件和帮助,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必定受限。 (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是25位获奖者具备的积极情感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一个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必定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严格自律和高度负责的人。在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激励和驱使下,获奖者普遍表现出不惧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以及高度自律和负责的特点。 1.强烈的事业心。一个事业心强烈的人,他总是会愿意花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主动学习、努力工作,去达到目的,获得成功。这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正是在它的驱使下获奖者们才会在学习和研究工作中日积月累,最后获得巨大成就。王选曾经说,"一旦接到任务以后,总要把它做出来,这种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驱使,所以当时不顾自己的身体,有点疯狂,科学发现就要有这么一种狂热的追求。"[41]显然,王选对科学的狂热追求就是他强烈的事业心所激发的,就是因为一定要完成任务,所以也才有最后的辉煌成就。吴征锩曾经说,"事业是我毕生的追求"。正是这种毕生的追求促使这样一位虽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和极高荣誉的90多岁的老人仍不满足于现状,依然坚持每天工作。可见,强烈的事业心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大而消逝,只会促使人朝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2.高度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个人对担负的职责、任务或使命必须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一种心理倾向。在25位获奖者身上高度的责任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和对国家负责四个方面。孙家栋在苏联留学时,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刻苦学习各方面知识和技术,不断给自己的学习加码,最后获得"斯大林奖章"。[42]吴孟超认为,医生必须要有对病人的责任感,为了病人的利益,要敢于承担风险,用自己的责任心去尽力帮助病人度过生命的难关。[43]徐光宪中学毕业时考虑到家庭的境况,放弃了读普通高中改考杭州高工,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挑起一部分家庭的责任。这种对家庭的责任感深刻地影响到了他以后的整个研究工作,因此不论接到什么任务,他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最后交上令人佩服的满意答卷。 五、良好而独特的性格有助于获奖者勇攀科学研究高峰 性格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影响。良好而独特的性格不仅能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智力活动的有效进行,同时还能补偿智力方面的某些缺陷。良好而独特的性格是25位获奖者勇攀科学研究高峰的重要非智力因素。 |